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明星街拍 > 明星街拍
街拍中被凝视的女性无处可逃
admin2023-11-18【明星街拍】人已围观
简介在街上被拍到后,更让人不安的是这些照片的流传。 作者 刘车仔 编辑 颜飞 夏天来了,街上拿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们都在等待这个凉爽的季节。 在成都太古里的大街上,经常有穿着奇
在街上被拍到后,更让人不安的是这些照片的流传。
作者 刘车仔
编辑 颜飞
夏天来了,街上拿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们都在等待这个凉爽的季节。 在成都太古里的大街上,经常有穿着奇装异服的潮人,但更多的人只是为了“美女”而来。
在这里,街拍摄影师小米的镜头捕捉到了一名身穿粉色碎花吊带的女子和一名同样身穿粉色吊带裤的中年男子十指相扣。 她们的脚步轻盈而轻盈,少女摇曳生姿的气质和两人明显的年龄差距让摄影师兴奋不已。
但谁也没想到,这段夫妻风采的视频,却让全民目睹了一场由全球项目管理公司牵头的婚外情。 随后,女孩的个人社交账号被扒出,人们纷纷议论她的私生活细节并对她进行评判。 而她身上那件粉色碎花吊带裙的销量也随着人气飙升,直至售罄。
(图/微博)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摄影师小米已经删除了视频。 他解释说:“在街上拍照时,两人并没有拒绝,很多摄影师都在拍照,明目张胆地追着他们。” 明确拒绝拍照。 此外,他们也不会知道这些照片和视频最终去了哪里以及如何使用。
且不论纪律问题和婚外情的道德争议,自街拍出现以来,对隐私的侵犯和其中流露的“性凝视”都令人深感不安。
被虐的“街拍”
《街拍》是进口产品。 “街拍”是指捕捉街头瞬间。 20世纪初,它首次出现在欧美时尚圈。 摄影师们发现,模特在秀场外的瞬间状态比在秀场上更具个性。
在那个个人意识强烈、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摄影师走上街头,通过街头摄影捕捉大众时尚。 20世纪70年代,街头摄影的鼻祖比尔·坎宁安(William John Cunningham)以其偷拍和街头摄影而闻名。 他本身就是一名女帽设计师,并在一系列街拍作品后成为纽约时报的时尚摄影师。
比尔·坎宁安在街上被拍照。 (图/纽约历史博物馆)
随后,许多专业摄影师将拍摄对象从明星变成了街头人物。 他们着迷于城市街道的环境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拍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街头摄影作品。
传奇街头摄影师 Vivienne Maier 的照片。 (图/《寻找薇薇安·迈耶》)
2007年前后,“街拍大叔”钟浩从国外时尚街拍中找到灵感,开始在杭州闹市区捕捉他认为时尚的人。 直到2010年,随着快时尚在中国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服饰,街拍作为一种时尚摄影才慢慢在中国流行起来。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2018年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街拍的福地。 北京的三里屯、杭州的银泰、成都的太古里、重庆的天堂街、上海的安福路等商圈都是时尚人士聚集的商圈。
安福路街拍事件。 (图/视觉中国)
一开始,街头摄影的重点是捕捉人们的着装。 但很快,在社交媒体的关注度争夺战中,颜值成为了天然的流量密码。 越来越多的街拍博主开始瞄准女性群体,在拍摄时更加注重美女的外貌和身材。
在这一点上,街头摄影与“街头”固有的随意性关系不大。 换言之,“街头”的公共性为摄影者公开举起相机时的种种非理性提供了庇护。
六月走在成都太古里,你会看到很多人举起相机,拍着穿着短裙、光着腿、露出小蛮腰的女孩。 有的人看到镜头会摆pose,有的人则加快脚步,用矿泉水瓶或扇子捂住脸。 但这还不足以吓退摄影师。 如果主体没有更明确的拒绝行为,他们会小跑着靠近对方,继续寻找位置和角度。
一个为街头摄影奔跑的人。 (图/微博)
2019年,由于街拍中出现追车堵路的现象,对行人造成严重干扰,让人感到隐私受到侵犯而难受。 成都太古里发布禁止街拍的通告,宣布“禁止擅自拍照/拍摄”,并竖起牌子提醒人们“提高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肖像权”。 目前,这些提示牌还在,但禁令已经消失。
成都太古里商业区的警示牌。 (图/时视频)
事实上,侵犯隐私的问题几乎随着街头摄影的诞生而存在。 在时尚街拍中,为了规避隐私风险,最合理的做法是在拍摄前征得拍摄对象的同意,并告知拍摄目的。
对于一些具有记录意义的人文街拍,人们普遍接受度较高。
在这些人文街拍中,记录人与环境的互动是重点。 美国街头摄影师 Joel Meyerowitz 在讲解街头摄影时说:“我感兴趣的是整条街的环境,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人。” 在乔尔的镜头里,人与环境是一体的,街道环境的结构、光影和身处其中的人,呈现出一个城市的韵律。
美国街头摄影师乔尔·迈耶罗维茨 (Joel Meyerowitz) 每天带着 35mm 相机走在纽约街头,捕捉路人。 (图/摄影师官网)
但在现在一些摄影师的作品中,街道是不变的,他们只是想拍出不同的面孔和身体。 街头摄影与时尚无关,已经失去了公共价值。
街头摄影中的性凝视
丑闻曝光后,摄影师小米删除了这段视频,但不同版本的视频仍在网上流传。 丑闻已成笑话,男客户隐身,对女客户的深入调查才刚刚开始。
在很多视频中,男性客户的身影被直接切掉,只留下放大的女性身体部位供观众触摸。 评论区满是“货真价实,领导品味真好”,进一步印证了女性在男性目光下被视为“附庸”的现状。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写道,“大多数人并不把摄影当作一门艺术来实践,它是一种权力的工具。” 街头摄影师长枪短枪瞄准年轻女性的行为,体现了性别权力差异。 镜头前的女性身体,成为了男性“占有欲”力量的载体。
拿着相机的人到处寻找“猎物”。 (图/视觉中国)
在一些以快照为特色的街拍账号中,摄影师不仅打开相机,甚至用挑衅的语气要求路人与其互动。
早前,有女明星在街上偶遇街拍,对方举着手机撒娇搭讪:“美女,过来给大家打个招呼。” 这件事也引发了网友对女明星的批评。
面对女生反偷拍,摄影师及其支持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就是为了拍写真吗?” 如果不配合拍戏,就说明姑娘们不够大方,没有礼貌。 这意味着男性目光所建立的权威无处不在,女性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
紧追不舍,命令轻率,让人不自在。 (图/短视频账号)
摄影师假装拍摄对方的“美”,完全剥夺了她们对女性美的主观性。 换句话说,这种对女性打扮动机的解释完全忽略了女性自我满足的可能性。 看来,女人的穿着和美丽,必须得到男人的肯定,只有曝光了,才有意义。
最终,在男性视角的支配下,爆乳、大长腿、裸露部位、吊带、短裙等成为了街拍的焦点。 素材中充斥着男性性的目光,观众的性幻想也得到了无形的满足。
相机的侵入性,加上男性的注视。 (图/《金发梦露》)
在此之后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照片的流动。
这些摄影师经常使用街拍素材来运营社交账号。 在社交网络或者短视频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街拍内容。 为了吸引流量,她们经常使用“大长腿”、“好看的小姐姐”、“皮肤白皙漂亮”等标签。 在一些街拍网站上,用户想要观看完整版的街拍视频甚至需要付费解锁。
很多被试是在网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和视频才知道自己被偷拍的。 为更好地保护肖像权等隐私权,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出版、复制、发行、出租、使用或者以展览等方式刊登肖像权人的肖像。”
除了在被拍时明确表示拒绝外,该规定还直接要求街头摄影师在使用自己的街头摄影图片时,必须征得被摄者的同意,事后不得超出授权范围使用街头摄影作品。 它不能被非法使用。
拍摄前必须征得对方同意。 (图/《跟着照片到你家》)
但这还是基于个人的自觉,更重要的是平台方对这些街拍行为的态度——能不能设置更多的审查来保护女性隐私? 以及,能否提高投诉反馈的效率?
目前,不少平台都设立了侵犯隐私和肖像权的投诉入口,但投诉周期很长,往往需要数个工作日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反馈。 这给了摄影师一个利用的机会。
回到这起事件,在全民为“捉奸”鼓掌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街头摄影的泛滥已经延伸到了人们的私生活。 如果权利受到侵害的普通人想要删除照片或者起诉对方,其难度可想而知。 只有加大违法成本,降低维权难度,低俗街头摄影才能逐渐消失。
校对:杨超,操作:熙熙,排版:钟英林
很赞哦! ()